時事評論背景:
我國住房制度改革20多年來,城鎮家庭的居住條件顯著改善,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6.7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超過30平方米,以住房為主的房地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然而,近年來住房市場的矛盾逐步顯現,其中最突出的是房價上漲過快。
時事評論觀點:如何看待房價上漲過快原因?
- 居民收入增加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投資能力越來越強,在缺乏“儲蓄—投資”轉化渠道的情況下,購置房產是較富裕居民的理性選擇,住房投資需求逐漸啟動,房價被進一步拉高,房價在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投機需求的共同推動下不斷攀升,早買房、買大房的住房消費行為成為居民應對房價快速上漲的選擇。
- 寬松的信貸政策是房價上漲的重要支撐。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有資本比例低,對銀行信貸高度依賴;而銀行體系也很看重房地產開發貸款對調整資產結構的作用,并因手持土地抵押物而對房地產開發給予高杠桿支持。同時,我國住房消費信貸政策非常寬松,銀行大都按照央行規定的最大貸款比例和遠低于其他類型貸款的利率水平發放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梢哉f,寬松的住房開發貸款和住房消費貸款是促成住房市場產銷兩旺、房價節節攀升的重要推手。
- “土地財政”是房價上漲的重要原因。在很多城市,土地出讓金是地方財政的重要來源。在土地財政的激勵下,地方政府積極在城市開展“三舊”改造,并最大限度地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如果說早期階段是房價拉高地價,那么,現階段已是地價推高房價了。
文章來源:互聯網